Facebook臉書幸福家分店客服中心人才招募
活動訊息

幸福家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首頁 > 房市動態 > 房市新聞

區域動態

房市新聞

2015-07-16

買點浮現 國泰金加碼國內外房市

中國時報【邱琮皓、陳宥臻╱台北報導】房地合一稅拍板,房市買點浮現!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認為,在政策定案後,房價會較接近自住購屋者所能接受的價格,對有居住需求的老百姓來說是好事。國泰金也會持續加碼國內、外房地產。房地產投資熱錢在國際間找標的,據仲量聯行統計,僅國內十大壽險業者累計至今年第1季,可投資房產銀彈就達新台幣3.6兆元,比去年大增5100億元!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國際商用不動產以倫敦、紐約和東京為投資人最愛城市。另台股4月登上萬點後,委靡不振,與萬點漸行漸遠,但蔡宏圖說:「台股早晚會萬點、什麼時候而已,我相信一定會。」他解釋,基本面還不錯,近2、3個月出口是有點影響,但隨美國經濟復甦,對台灣來說有正面幫助、未來幾個月上市櫃公司基本面會更健全,希望今年還有機會看到萬點行情。希臘的歐債危機難解,蔡宏圖認為,短期內會有影響,但實質影響不會很大,「因為希臘經濟體比例不是很高」,不會有真正實質上很大、或長期性的影響。談到美國升息,蔡宏圖認為目前看起來會出現在第3季,甚至有人預期在第4季,只是幅度很小,「象徵意義大過於實質影響」,推估大約是半碼的程度。他解釋,這次升息是對心理層面的影響,表示美國經濟復甦是很健康的,幅度不需要很大,明年才會有一些實質數字出來。對壽險業投資來說,「未來的日子會比過去更好」。國泰金控積極進攻亞洲盃,「現在還是有在談」,但蔡宏圖認為,現在打亞洲盃範圍集中在東南亞,東南亞經濟成長愈來愈好,難度也愈來愈高,包括價格面與法規面都有難度,但會繼續談,全面布局。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買點浮現-國泰金加碼國內外房市-215006003--finance.html

2015-07-16

容積獎勵限縮 買房趁現在

7月1日開跑的容積獎勵限縮上路,容積獎勵累計上限下調至20%,無形中再度墊高建商成本,再加上土地價格只漲不跌,明年房價看漲一成,自住買房動作要快。7月起全台都更地區的容積獎勵總上限為50%,海砂屋、輻射屋總上限為30%外,其他地區總上限一律調至20%。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林正昇指出,在容積獎勵限縮、土地價格、建材成本攀升的情況下,未來房價要降可以說是越來越難,自住客可以把握時機趁勢進場。林正昇進一步表示,容積獎勵的制度判斷適用掛照時的規定,也就是送出建照申請時的規定,而容積獎勵的申請與建照是一起送的,所以只要建商在7/1前送照,就適用舊制。目前看來,下半年推案多半都至少在半年以前就已經送照,所以消費者買預售屋時建商的容積獎勵一定比日後限縮後的成本還要低。以預售市場來說,目前房市多由自住客撐盤,生活機能佳的國美館草悟道周邊及七期南側目前幾乎一地難求,下半年有雙橡園「1617」等新案進場。國美館特區向來是台中隱富的聚集區域,鬧中取靜,還有濃濃的藝文氣息加持。此外,區域交通的發展也是自住客購屋時的考量重點,鄰高鐵、鄰捷運的房子近來特別受到自住客喜愛。目前當紅的單元二距離烏日高鐵車程只要10分鐘,指標建案有「遠雄一品」、「精銳博」、雋業「森雋」等案,雋業「森雋」打著998萬入主單元二口號,7/15即將進場,目前預約熱烈。而捷運宅的首選則是八期重劃區,指標個案如「遠雄文心匯」,正對捷運綠線G12站,一期產品規畫33∼57坪、2∼4房科技智慧宅,二期則於下半年即將推出;聚合發「湖心泊」規畫53∼72坪、3∼4房,距離G12站只要三分鐘,上周都有來客,其中特別受到將交通做為購屋首要考量的自住客青睞。以8期緊臨豐樂公園的同興協記「見山」個案來說,不但演繹谿山行旅圖近中遠場景,即豐樂公園、國小預定地和基地綠帶相連,其品字型規畫,垂直綠化、景觀公設,也搏得自住客肯定。至於十一期重劃區,第三季也有坤悅再推「泰若天成」新案,預計規畫187戶、46∼58坪、3∼4房,約於7∼8月進場;強打12年學區的嶺東特區,總太「拾光」銷售已逾9成5,規畫總價在850∼1,250萬的3房產品,未來預計還有力麒、總太、遠雄、精銳等知名建商在該地推出新案。遠雄建設行銷協理許欽杰表示,稅改政策底定之後可謂利空出盡,加上容積限縮與土地成本日漲,未來房價沒有下跌理由,建議民眾把握下半年,挑選發展性強的標的物進場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容積獎勵限縮-買房趁現在-215006476--finance.html

2015-07-16

買老屋更划算 最好10月底前「下好離手」

房地合一將於明年元旦上路,不少民眾為了適用舊制,紛紛搶在年底前買房。專家提醒,此時購買中古屋或許會比新成屋來得划算,並且最佳黃金期是在10月底前。 有意在年底前買房的民眾,可別忘了10月底前就得下手,才能趕在新制上路前辦妥手續。(好房資料中心)政策拍板定案後,民眾觀望心態一掃而空,建商信心也跟著增強。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林正昇在經濟日報表示,目前北部、中部新成屋推案都很熱絡,且議價空間提高,自住民眾可以趁勢進場撿便宜。 不過,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廖本勝指出,同樣是位於北市50坪的房屋,20年的老公寓房屋評定現值約40萬,房屋稅只需繳4800元,但新大樓的房屋評定現值約338萬,得繳40,560的房屋稅,若還被認定為豪宅,稅額將翻倍到81,120元,「兩者可差到16倍」。 對於有意把握下半年「輕稅購屋期」的民眾,廖本勝也建議,因為申辦銀行貸款、代書過戶登記等,通常需要1~2個月的作業期,所以最好在10月底前擇優買進,才能趕在年底前完成整個交屋手續。原文網址: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31484101251.html

2015-07-16

近8成民眾 想購屋養老 預算1500萬以下 低價小宅料成主流

【于靜芳╱台北報導】台灣人口老化加劇,房仲業者調查,即使身處在低薪環境,仍然有近8成的民眾想購買養老宅,但是高達9成民眾僅規劃1500萬元以下預算,未來低總價小宅將是養老退休宅主流。根據21世紀不動產公布養老退休宅購屋意願調查,共1988位民眾,其中6成年薪低於50萬元,但78%民眾計劃選購退休宅,顯示民眾普遍有危機意識,打算購屋養老。針對退休宅預算部分,有89%民眾預算在1500萬元內,10%民眾規劃1500∼3000萬元預算,僅1%想買超過3000萬元高價住宅,而超過5成民眾想購買1∼2房以及1+1、1+2房格局。 房價高漲年代,1500萬元內的低總小宅是多數人首選,21世紀不動產董事長王福漲分析,台北市房價高漲,多數購屋族退休時只能選擇小坪數或低總小宅,未來社區有規劃電梯或是專業物業管理的輕豪宅,是購入主力。 不想與子女同住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彭建文分析,老齡化、少子化問題嚴重,過去養兒防老觀念不再,現在長輩多與子女生活不同,退休後不想和子女住,並且想把現金儲蓄放在身邊,退休宅反而傾向小宅空間規劃。民眾李小姐表示,現在房價這麼高,目前退休宅預算僅能規劃800∼1000萬元,退休後不會想住在台北市,可能會轉去中南部,房價低、步調也較慢。 台北為首選城市調查也發現,民眾退休後最想居住的首選地區,第1名為台北市,佔比近4成,有12%民眾選擇生活步調相對緩慢、房價基期低的台中市,第3名為宜蘭、花東地區,有11%民眾青睞。最重視退休宅機能前5名分別為公園、醫院、捷運、量販店及傳統市場,高達7成民眾,最不能接受退休宅旁有嫌惡設施,其次為房屋漏水及通風採光不佳。 青睞機能佳地區王福漲說,10月1日上路的新版不動產說明書,規定嫌惡設施項目須列入變電所、殯儀館、焚化爐及聲色場所等傳統嫌惡設施,民眾不用擔心。彭建文分析,退休後分3階段,剛退休、資金較多時,會選擇像宜蘭、花東等離都會較遠的地區,但10∼15年後,居住安排則會選擇熱鬧、生活機能較佳的都會區,主要是此時期對於醫療、交通便捷性及公園綠地的重視程度較高,故台北市、台中市成為養老城市首選。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50627/36633530/近8成民眾想購屋養老

2015-07-14

買房享輕稅 10月底前進場

2015-07-05 00:09:16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繼房地合一稅制定案後,容積獎勵限縮新制度也於7月1日上路,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林正昇表示,容積獎勵累計上限下調至20%,無形中又墊高建商成本,明年房價看漲一成,自住買房動作要快。而針對房地合一稅制定案後的市場表現,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也認為,台灣房市「利空出盡」,預期從現在到明年1月1日前,將會引發一波自用住宅購屋潮。他提醒有意買房者,最好在10月底前買房,因為光從下單簽約到辦理貸款、驗收、撥款及過戶等程序,大概就要三個月,否則恐怕還是來不及適用舊制。容積獎勵限縮新制上路後,從7月1日起,全台都更地區的容積獎勵總上限為50%,海砂屋、輻射屋總上限為30%外,其他地區總上限一律降至20%。林正昇指出,在容積獎勵限縮、土地價格、建材成本攀升的情況下,未來房價要降可以說是越來越難,自住客可以把握時機趁勢進場。林正昇進一步表示,容積獎勵制度判斷適用掛照時的規定,也就是送出建照申請時的規定,而容積獎勵的申請與建照是一起送的,所以只要建商在7月1日前送照,就適用舊制。就目前看來,下半年推案,多半至少在半年前就已送照,所以消費者購買預售屋時,建商容積獎勵一定比限縮後的成本還要低。以預售市場來說,目前房市多由自住客撐盤,生活機能佳的台中國美館、草悟道周邊,以及七期南側目前幾乎一地難求。市調統計,下半年分別有慶仁「中興街案」與雙橡園「1617」新案進場。以慶仁中興街案來說,國美館特區向來是台中隱富的聚集區域,此案位於國美館與勤美誠品間,鬧中取靜,還有濃濃藝文氣息加持,預計8月進場,已預約五成。此外,區域交通的發展,也是自住客購屋時的考量重點,鄰高鐵、鄰捷運的房子,近來特別受自住客喜愛。目前當紅的單元二,距離烏日高鐵站車程只要10分鐘,指標建案有「遠雄一品」、「精銳博」、雋業「森雋」等,其中雋業「森雋」打著998萬元入主單元二的口號,目前預約熱烈。捷運宅的首選則是八期重劃區,指標個案如「遠雄文心匯」,正對捷運綠線G12站,一期產品規劃33至57坪、二至四房科技智慧宅,二期則訂下半年推出;聚合發「湖心泊」規劃53至72坪產品,距離G12站只要3分鐘,來客持續增加。至於11期重劃區,第3季也有坤悅「泰若天成」新案,規劃187戶、46至58坪、三至四房格局。遠雄建設行銷協理許欽杰表示,稅改政策底定後可謂利空出盡,加上容積限縮與土地成本日漲,未來房價沒有下跌的理由,建議民眾把握下半年,挑選發展性強的標的物進場。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930/1035766-%E8%B2%B7%E6%88%BF%E4%BA%AB%E8%BC%95%E7%A8%85-10%E6%9C%88%E5%BA%95%E5%89%8D%E9%80%B2%E5%A0%B4

2015-06-26

4大常見房地合一問題 國稅局親自解釋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拍板通過,民眾更是積極研究新制,就是擔心未來出售房屋會被課徵重稅,其中,民眾最常諮詢的問題包括「自用住宅定義」、「重購退稅標準」及「新舊制試用期間換算」等,國稅局網站在房地合一專區不僅設置懶人包,也針對前述問題線上解答,並推出稅務健診預約,要協助民眾釐清房地合一法規。 國稅局發佈圖解房地合一稅。常見問題1:售屋如何判定適用新舊制? 國稅局發佈一張圖表,告訴民眾到底何時購屋、何時售屋適用新舊制。常見問題2:自用住宅定義 國稅局回答: (A)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辦竣戶籍登記、持有並連續居住滿6年。 (B)交易前6年內,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C)個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交易前6年內未曾適用本項優惠規定。 國稅局也提醒,若是「成年子女」設戶籍,並不符合自用住宅規定。 常見問題3:重購退稅如何計算 ? 國稅局回答:無論是先買後賣,或是先賣後買,只要買屋及賣屋的時間(以登記日為準)差距在2年以內,且符合所得稅法有關自住房屋、土地之規定,即可申請重購退稅。 而新、舊制的重購退稅規定的差異包括: (A)舊制:依照《所得稅法》第17條之2,出售並重購自用住宅房屋者,其重購價額超過原出售價額,所繳納的財產交易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稅額,可申請自綜合所得稅額中扣抵或退還。 (B)新制:依據《所得稅法》第14條之8,個人出售並重購自住房屋、土地,可申請按重購價額占出售價額的比例,退還繳納的稅額。 國稅局舉例符合自用條件的住宅案例: (1)小明在2011年購入A屋,2015年為了換屋而購入B屋,並在2016年將A屋賣掉。 →A屋是在2016年1月1日以前取得,且持有期間超過2年,應適用舊制 →應按舊制規定辦理重購退稅(小屋換大屋可全額退稅;大屋換小屋則不能退稅) (2)小華在2015年購入C屋,2016年出售C屋,並同時購入D屋。 →C屋在2016年1月1日以前取得,且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應適用新制。 →並按新制重購退稅(小屋換大屋可全額退稅;大屋換小屋按買賣價格之比例退稅)常見問題4:若申請重購退稅,但5年內改作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是否得補稅? 國稅局回答:相較舊制,新制另訂有「重購後5年內改作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時,應追繳原扣抵或退還稅額」的規定。 以自用住宅舉例來說,(1)小張於2016年購入A屋,2017年出售A屋,繳納新制所得稅50萬元。 (2)小張又於2018年購入B屋且價值高過A屋,申請重購自用住宅退稅50萬元。 (3)小張在2020年出售B屋,繳納新制所得稅100萬元,加計追繳前次退還稅額50萬元,共須繳納150萬元。 (4)小張再於2021年購入C屋且價值高於B屋,應以前次出售B屋而繳納的新制為準,即申請退稅100萬元。 原文網址: 4大常見房地合一問題 國稅局親自解釋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149010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