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臉書幸福家分店客服中心人才招募
活動訊息

幸福家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首頁 > 房市動態 > 房市新聞

區域動態

房市新聞

2014-08-16

無懼打房!北市房價續創新高

作者: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8月15日 上午5:50.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政策嚴格管制房市投機炒作,並積極引導游資轉進股市,但房價仍鐵板一塊!住展雜誌昨(14)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北台灣各都會區預售新屋開價,台北市漲破每坪92.34萬元續創新高,月漲幅1.4%、年漲幅5%;新北市、新竹七月份則小幅下跌,整體房價依然堅挺。住展雜誌主編施絢傑昨示,預售屋、新成屋行情持續上漲,除新北市7月份小跌近2%至每坪平均42萬元、新竹下滑至23.1萬元外,其餘包括台北市、桃園、基隆、宜蘭等都續攀升;官員、學者預測的房價全面性鬆動,恐怕還要再等一等。對照日前才公布的台北市地政局日前最新公布的4月房價指數,出現月跌0.8%,為有此統計以來最大跌幅;以及7月底揭露的第2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北北南高4都同步下跌,住展雜誌的最新房價調查呈漲多跌少格局,顯然各種指標結論不一,究竟房價會漲會跌?令人看了霧煞煞。對此,施絢傑分析,其實就上述兩個房價指標來看,都屬於落後指標;住展雜誌最新市調顯示,各區仍頻現高價,甚至不少新推個案創下區域天價,說明新案房價仍是鐵板一塊。尤其是台北市,7月新案成交均價每坪92.34萬元、月漲幅1.4%,呈現溫和上揚走勢,預期未來北市房價將呈M化發展,欲跌不易。檢視過去19個月數據,台北市預售新案行情在去年3月站上8字頭(每坪達80.65萬元),之後又在9月飆上9字頭達90.29萬元;隔月一度回跌到8字頭,今年4月再度站上90萬元。雖然近三個月市況轉冷,但單價仍持續拉高,抗跌力道頗強。不過,新北市7月份房價下跌近2%,鬆動訊號浮現!新北市去年5月站上每坪4字頭後,但7月卻悄悄逆轉,平均成交行情小幅滑落到42萬元以下、月跌1.7%,不過年漲幅仍有2.4%。至於宜蘭縣,7月房價已攀升至每坪20.76萬元的史上新高,月漲幅高達6.8%、年漲幅更達2成。基隆方面,每坪漲到20.35萬元,月漲幅僅0.3%,但年漲幅達21.86%,創史上新高。據住展雜誌掌握,今年Q4至明年,基隆還有大案進場,可能再開高價、拉高全市行情。擁有年底升格直轄市題材的桃園縣,至7月底每坪房價續漲至25.63萬元,月漲幅1.1%、年漲幅11.6%。不過,新竹地區逆轉下跌,因低單價新案增多拉低行情,從6月每坪23.71萬元新高,回跌到7月的23.08萬元,回到去年底的行情。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無懼打房-北市房價續創新高-215048631--finance.html

2014-08-16

1-7月全台房屋移轉棟數減15% 新北減21%最多

作者: 鉅亨網記者許庭瑜 台北 | 鉅亨網 – 2014年8月15日 下午7:20.今年以來政府打房措施不斷推出,衝擊上半年全台房屋成交量,加上年底選舉也會影響看屋人氣,住展雜誌主編施絢傑表示,有些市場人士甚至預估今年全年房屋成交量恐怕只剩去年一半。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1-7月全台5大都會區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平均減15%。若細看各地區減幅,則以新北市減少最多,高達21%,其次為台北市的19%,其他都會區則分別有7-15%不等的減少。而影響房市成交量的主要原因,則是今年來政府不斷推出打房政策,包括降低房屋貸款成數,以及調高房屋稅門,降低豪宅稅門檻等等。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就表示,會祭出一連串措施,正是凸顯政府真正想要打房的心態,只要方向是對的,就應該持之以恆。現在房市交易量開始有萎縮的情況,雖然房價還沒有修正的跡象,但是「量縮久就會跌」,希望未來可以減少投資炒作的情況,讓房價回歸市場面。住展雜誌也發現,6月開始房屋業者廣告量開始減少,7月減幅擴大,施絢傑認為,業者為了等待政策利空過境,以及年底選舉影響行情,因此現階段節省銀彈,待明年較有利的時間才會出手。不過對於量縮後,價就會跌的理論,則抱持中立態度,認為國人還是喜歡置產,因此如果明年房價有小幅修正,預估有機會帶動成交量再創一波高點。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1-7月全台房屋移轉棟數減15-新北減21-最多-112006034.html

2014-08-16

囤房稅開徵 調查令萬箭齊發

發表於 2014-08-14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囤房稅」開徵,自住房屋大調查萬箭齊發,全台持有四戶以上房屋的多屋族首當其衝。財政部強調,收到輔導函的納稅人,須在60日內回覆,才能享有最多三戶可按1.2%最低房屋稅課稅優惠。這是立法院6月間修法開徵「囤房稅」後,稅捐機關首次對多屋族進行大規模清查。財政部表示,由於適用輕稅的自住房屋只限三戶,部分房屋將被排除在輕稅範圍,財政部估計囤房稅增收的房屋稅,至少超過2億元。「囤房稅」指的是針對持有多棟房屋者,財政部課以較重房屋稅的懲罰性稅捐,形同是對「囤房」行為課稅,外界因此俗稱為「囤房稅」。財政部指出,稅捐機關8月10日前全數寄出總數高達60萬份的調查輔導函,最遲10月中旬前,多屋族須自行擇定符合自住房屋條件的房產座落地,回覆稅捐機關;未在期限內回覆者,名下房屋將被視為非自住房屋,明年5月開徵104年度房屋稅時,一律改按1.5%以上稅率課稅。房屋稅按使用用途課徵,過去自住與空置、出租供他人做住家使用的房屋,均按1.2%稅率課稅,但今年7月起,持有第四戶以上房屋,即使供做自住,仍要改課1.5%到3.6%不等的「囤房稅」。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昨(13 )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說,自住房屋調查與人民稅負輕重權益相關,稅捐機關寄出的調查表卻「不知所云」,讓民眾不知該如何填報。財政部對此表示,調查輔導函全台一致,主要是就納稅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持有的房屋數進行歸戶,只有達四戶以上者,才會收到包含房屋座落地址、持分與房屋現值的調查函;三戶以內者不受影響,不會收到調查輔導函。收到調查輔導函後,財政部建議,可以依據輔導函列出的房屋評定現值,再比較房產所在縣市的非自住房屋稅率高低,選擇房屋稅負最低的三處房產做為自住房屋,會比較節稅。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78320275172.html

2014-08-16

不動產贈與繼承移轉 創新高

2014-08-13 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近年建物移轉登記概況 雖然不動產買賣移轉持續萎縮,但贈與和繼承移轉卻持續創新高,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贈與和繼承移轉合計達5.2萬件,顯示民眾透過不動產理財與節稅觀念日益普及,長輩贈與或身後留下的不動產,已經取代一部分的買屋需求。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的贈與棟數達2.8萬件,較去年同期成長18.3%,其中以新北市5,514件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375件;繼承移轉2.3萬件,較去年同期成長9.3%,兩者均為近年來同期新高。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10年上半年不動產買賣移轉量約為「繼承加上贈與」的五倍,但今年上半年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至三倍,長輩贈與和身後留下來的不動產,已經取代了一些購屋的需求。房地產業者分析,由於國內不動產的實價與評定價格還有一大段落差,加上從2009年初遺產稅、贈與稅的稅率調降為10%,許多海外資金回流,透過不動產贈與等移轉資產的情形日益普及。另外,台灣人口出現逐漸老化的情形,加上不少因繼承取得的共同持有人,想要趁著房市多頭期間處理房產,辦理相關手續,使不動產繼承移轉的數量也快速增加。曾敬德表示,相較於現金贈與,透過不動產移轉,可以達到快速有效的資產移轉。由於受贈人與繼承人取得不動產的成本認定為時價,也就是土地公告現值加上房屋評定現值,可能只有市價的二至三成,未來若是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稅制上路,將會少了土地免資本利得稅的優勢,一旦轉手出售,稅金將非常可觀,可能比房地合一制度實施前多出好幾倍。 假贈與真買賣 查稅重點 房仲業者表示,近來贈與量大增,其實與避稅有高度相關。不少案例是「假贈與、真買賣」,近來政府查稅動作積極,由於贈與案件較一般房屋買賣數量少,清查相對容易,甚至已有追查到2011年期間的交易案,特別是贈與後移轉,更是查稅的主要目標之一。住商不動產特約代書楊書珺表示,實價登錄政策實施後,目前規範僅有對價的買賣才需申報,有些資產客不希望價格曝光,不少人是以贈與的方式來規避實價登錄。楊書珺分析,奢侈稅課徵雖將贈與排除在外,但若以「假贈與、真買賣」的移轉方式來規避奢侈稅,實務上贈與稅課稅基準是以公告現值來計算,與奢侈稅的高稅率及實價課稅比較起來,還是很划算。資料來源:http://money.udn.com/storypage.php?sub_id=5621&art_id=217147

2014-08-16

鬼月購屋禁忌淡化 新北人最敢買

自立晚報 – 2014年8月13日 下午8:08.【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今年農曆7月正逢國曆7/27到8/24,過去鬼月一向被國人視為購屋禁忌月份,諸事不宜,也是房市買氣僅次於農曆過年,一年中低迷不振的月份,但隨著經濟發展與看好區域發展潛力,鬼月諸事不宜的禁忌逐年淡化,農曆7月購屋漸漸成為非禁忌之事,更有些民眾趁此時搶進、大膽議價,4都中尤以新北市、台中市為最。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統計,近4年(2010-2013年)農曆7月相較全年月平均買賣移轉棟數的差異幅度,新北市由2010年較全年月平均量縮18.3%,到2013年較全年月平均量增3.9%,差異幅度逐年縮小且數值由負轉正,穩居4都之冠,其次為台中市;反觀台北市,在2012年鬼月轉正之後,2013年差異幅度反而擴大到16.9%,排名4都之末,進一步觀察,2013年台北市各行政區,在農曆7月買賣移轉棟數與全年月平均量的差異幅度,其中又以「松山區」表現最為亮眼,鬼月交易量較全年的月平均量不減反增,增幅度達4%。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 指出,松山區在2013年鬼月期間剛好受惠捷運松山線工程持續推進的加持之下,以及敦化北路台北學苑地上權標售案,MOMO百貨改由微風經營,還有誠品進駐松山菸廠,結合觀光、文創、展覽、電影院等,總營業坪數達7200坪的文創空間等區域性利多加持,整體區域充斥著新國門帶動的商機活力,房市表現得以逆勢抗跌。使得松山區2013年鬼月交易量較全年月平均量不減反增4%,在台北市各行政區一片綠油油衰退中,逆勢成長。黃舒衛表示,松山區發展成熟,商業機能完善,生活機能強,加上捷運松山線2014年底及將完工,市場發展空間潛力大,購買族群多屬高資產階級,下手多看中產品區域發產前景,對於鬼月禁忌較少忌諱,反而更因對於鬼月購屋有議價空間可能性較大的期待,反而勇於入場。黃舒衛分析,通常會在農曆7月看屋的民眾少,出價競爭者較少,屋主願意讓價的可能性較大,使得議價空間增加,進場買方正好更可以趁這個時間好好挑選好地段、好區域物件、積極爭取議價空間;另一方面,由於房屋買賣一般從簽約到交屋平均需要30~45個工作天,因此,即使現在進場看屋、完成簽約,等到交屋、實際入住,也早已過了忌諱的鬼月,就算交屋日落在農曆7月,因搬遷入厝前房屋仍需整理清潔後才能入住,民眾可將入厝日安排在鬼月後即可避免心理層面的擔憂。(自立多媒體2014/8/13)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鬼月購屋禁忌淡化-新北人最敢買-120841038.html

2014-08-16

透天厝奢侈稅 出售按樓層比例課稅

自由時報 – 2014年8月12日 上午6:10.〔自由時報記者邱柏勝/台北報導〕南區國稅局表示,持有2年以內之透天厝,若部分樓層曾作營業使用,即使已辦理自用住宅登記,出售時仍需按樓層數比例課徵奢侈稅。政府打房力道加重,年底房地合一課稅方案可望出爐,許多屋主看壞房市前景,紛紛在草案公佈前出脫房產。南區國稅局表示,高雄有位民眾於102年6月購入4層樓的透天厝,在一樓開設補習班,其他樓層為自住使用,但因個人因素於103年5月結束補習班業務,並於同年7月出售房產。國稅局官員說明,該民眾出售持有2年以內的房地,由於有部分面積供營業使用,因此不符合特銷稅(奢侈稅)條例第5條第1款中「辦竣戶籍登記且持有期間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者」的排除規定,仍須繳納奢侈稅。但國稅局也考量該透天厝的其他樓層符合自住使用規定,僅一樓作為營業使用,因此該屋銷售時,可按營業樓層數占實際總樓層數比例,計算課徵奢侈稅。舉例來說,本透天厝樓層共4層,銷售價格為2400萬元,則應繳交60萬元奢侈稅(2400萬×1/4樓層比例×10%稅率)。國稅局官員提醒,奢侈稅計算方式不是以面積,而是按樓層數比例計算,且以實際使用層數為準,違章增建或未保存登記樓層也算在內,民眾出售透天厝時應注意。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透天厝奢侈稅-出售按樓層比例課稅-221057701--finan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