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新聞
預告登記避奢侈稅 破功
作者: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0月2日 上午5:30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以「預告登記」逃漏奢侈稅,小心被國稅局盯上。中區國稅局已將預告登記列入專案查核範圍,並陸續破解多筆不法逃漏稅案件,提醒民眾切勿誤信代書建議,小心惹「稅」上身。所謂預告登記,為房屋所有權人向地政機關申請,在不動產相關登記資料中,增加買方為登記人,屬於限制登記的一種;屋主要是想賣房子,就必須獲得預告登記人的同意,才能出售。奢侈稅上路以來,由於稅額高達成交總價的10%至15%,稅金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轉嫁給下一手不易,很多投資客苦思逃稅方式,腦筋動到「預告登記」上來,已被中區國稅局列為專案查核對象。中區國稅局副局長王綉忠指出,預告登記雖然是確保產權的合法方式,但發現不少投機份子惡意運用,出售持有未滿二年的房屋時,僅先收取部分價款,再以預告登記方式,確保買方對房屋的處分權,等拖過二年限制期後,再將房子過戶給買方,藉以規避奢侈稅。中區國稅局近期查核預告登記案件時發現,甲君於99年10月間買入台中市的一棟房子,在101年5月時,以1,500萬元的代價將房屋賣給乙君,雙方談定先收半數價款,並辦理預告登記。官員發現,甲乙雙方等到101年10月才簽訂買賣契約,待乙君支付半數尾款後,甲君再辦理塗銷預告,並將房屋過戶給乙君,以為能躲過奢侈稅。不過,國稅局早已透過土地代書辦理預告登記時,過濾出有問題的案件,該案即為其中之一;經過查核,發現甲乙雙方有龐大的資金往來,加上房屋持有期間不滿二年即出售,依實質課稅原則,向甲君補徵150萬元奢侈稅,並加罰75萬元之罰鍰。王綉忠表示,預告登記逃漏奢侈稅,其實風險不小,另外如找人頭、用租約取代買賣契約等,都是意圖將交易日期拖過奢侈稅兩年期限,各區國稅局將積極查核,若有不法將補稅帶罰。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預告登記避奢侈稅-破功-213000304--finance.html
青安房貸2年不升息
作者: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0月1日 上午5:30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財委會將為房貸戶撐起「升息保護傘」。財委會與財長張盛和討論後,昨(30)日通過召委盧秀燕提案,「倘若未來央行升息在1碼(0.25個百分點)內,目前青年安心成家專案的利率將維持兩年不變」,預計現行近11萬貸款戶受惠。青年安心成家專案的前兩年利率為 1.72%,第三年前為2.02%,但盧秀燕直言,其實很多行庫的優惠方案都比青安專案優惠,像華銀的首購利率為1.888%、非首購1.997%、兆豐自住利率1.84%、非自住2.02%,可見青安專案仍有降利空間。根據目前青安承作量最大的台銀內部統計,目前青安專案的平均利率1.78%、而自辦型優惠專案的平均利率則是1.98%、至於政策型房貸約2.04%,但目前青安專案已有0.13%左右的逾放,其他政策房貸則有0.36%逾放比。倘若升息腳步快速,使升息快速突破1碼,屆時青年安心成家優惠房貸的利率仍將變動。根據目前統計,台銀、土銀即包辦青安專案逾40%比重。此案昨天提出時,原本盧秀燕主張條件不設限,但財長張盛和在參與協商時指出,由於目前行庫在承作優惠房貸時不僅是以自有資金承作,而且只有0.345個百分點的利差,倘若央行升息超過1碼,前2年利率維持1.72%不動,行庫反而會變成虧本承作。此外,在場也有行庫董事長也表示,由於金管會已要求銀行的正常放款提存必須在1%以上,房貸業務也包括在其中,這使得青安利率不隨央行升息連動,對行庫的資金負擔更大,盧秀燕因而同意修改原提案,將青安貸款維持現行利率2年不變的前提,改為央行升息1碼內。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青安房貸2年不升息-213000097--finance.html
奢侈稅課買方稅? 財部轉保守
自由時報 – 2013年10月1日 上午6:11〔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預計十一月提出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修正草案,修正幅度不會兩極化,像有人建議課買方稅,但「時空環境會變」,國內外環境已不一樣了。市場解讀,財政部對課徵買方稅的態度轉為保守,奢侈稅應不致大幅從嚴修正。張盛和昨赴立院財政委員會報告指出,奢侈稅不會完全不動,但修正幅度須審慎評估,不要把國內經濟動能打下來。他強調,既然現行制度有效,如何修得合理,例如檢討「排除條款」,不要誤傷無辜,也不要有漏網之魚。另,對央行暗示將升息,財委會昨通過臨時提案,要求若央行政策利率調高一碼(○.二五個百分點)以內,公股銀行「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兩年內應維持利率不變。財政部國庫署表示將盡量配合辦理,但實務做法還要研議。張盛和則多次表示,央行只是提醒大家、沒說要升息,他也不認為央行暗示升息,是外界過度解讀。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奢侈稅課買方稅-財部轉保守-221101573--finance.html
9月房市交易持平 中桃高較佳
中央社 – 2013年9月30日 下午5:11(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30日電)信義房屋統計9月各縣市房市成交狀況,交易量表現大致較8月持平,主要都會區以台中、桃園、高雄等地區表現較佳,交易量明顯較8月增加。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9月影響房市交易的外在因素不少,包括颱風、中秋連續假期、QE規模暫不縮減與央行總裁彭淮南提醒長期利率趨勢看升等,但實際上民眾購屋需求表現穩定。曾敬德表示,北部房市以桃園表現最好,交易量較8月增加超過1成,住宅產品的平均房價已經接近每坪新台幣20萬元,成為第三高價的都會區。台北市9月交易量大致與8月持平,買氣狀況表現穩定,根據捷運工程局今天標售8戶「信義18號」結果顯示,共吸引約20件標封,分別為49.5坪到65.65坪的4房產品,標售底價2452萬元至3615萬元,最後有6戶順利標脫,標脫率為 75%,平均標售價格每坪54萬元,溢價率約6.4%,由標售結果來看,台北市的好宅仍維持相當不錯的人氣。至於桃園縣近年迅速竄起成為買賣移轉棟數第二強的縣市,交易量買氣不輸五都,同時間區域內的大型開發、交通建設等利多頻傳,雖然8月房市交易量明顯下滑,但9月立即反彈回升,同時間住宅的平均成交行情,逐漸逼近每坪20萬元。另外,台中市與高雄市的買氣表現狀況穩定,台中市總價500萬元到700萬元的產品,交易比重增幅最明顯,高雄市則是總價500萬元到700萬元與700萬元到千萬元的比重明顯較8月成長,台中地區的首購買氣穩健,高雄市的首購與換屋買氣表現也都相對穩定。曾敬德說,邁入第4季的傳統購屋旺季,今年928檔期開發商仍積極推案,後續財政部的奢侈稅修正版本即將出爐,年前部分屋主售屋意願與動機可能增加,有利第4季的交易量增溫,不過央行提醒長期利率走勢看升,購屋人應謹慎。1020930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9月房市交易持平-中桃高較佳-091133179--finance.html
上半年不動產交易額 桃園勝北市
2013/09/29 【聯合報╱記者陳信升/台北報導】 圖/聯合報提供 房仲業者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不動產交易金額2兆元,平均單月成交3337億元,新北市以平均單月700億元,占全國交易量的2成,排名第一,桃園居次,台北市第3名,總計北北桃的交易量就占全國的一半。其中,桃園縣平均單月成交值為533億元,名列第2,也是台南市與高雄市的交易總和,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單月成交均值為521億元,拿下第三名,意外輸給桃園。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桃園前7個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30297棟,超越台中的30006棟,顯見市場交易熱絡。業者分析,桃園地區在大園與中壢2大土地交易熱區加持下,年底前還有機會擴大領先差距。住商不動產業務副總劉明哲表示,雙北市房價高漲,加上央行針對雙購屋的限制重重,迫使「錢」進桃園,造成上半年桃園房市榮景。不過,專家也提醒,金融海嘯至今,桃園房價累計漲幅高達8成,為主要都會區之冠,未來如房貸利率走升,案量大的桃園部分區域可能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 資料來源: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5&f_ART_ID=297386
房屋稅節稅有3招 省荷包得細心
發表於 2013/09/29 08:30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房屋稅雖是每年5月為繳納期間,課徵期間是7月至隔年6月30日,但是今年若錯過節稅的民眾,平時得留意是否符合節稅條件,稅捐單位就舉出了3項民眾可節省房屋稅的項目。第1、老宅免徵房屋稅高雄市西區稅捐處表示,房屋稅是依照房屋評定現值與使用現況的不同而定,若住家的房屋評定現值在10萬元以下,就可免徵房屋稅,不過要留意,假使住家屬私人診所、事務所等,即使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也不能免稅,但是若住宅已經非商業使用,應該儘速向地方稅捐處變更房屋使用的用途,不僅可節稅,若符合房屋評定現值10萬元以下的房屋,則可免徵房屋稅。第2、房屋拆除要申報註銷房屋稅籍曾有民眾去申報父親的遺產稅,當下才發現有間已經拆除的房屋,竟誤繳多年房屋稅,原因就在於房屋拆除後應該在30天內向地方稅捐機關申報註銷房屋稅籍,才能停止課徵房屋稅;一般民眾假若針對房屋進行新增或改建,也應該申報房屋稅籍資訊。第3、家庭代工、SOHO族屬房屋稅自用稅率在家做家庭代工,因為沒有未僱用人員、免辦營業登記,只要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設籍且無出租、無營業行為,仍可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另外SOHO族群從事網拍工作,只要貨品不堆放在家中,即便有營業登記,使用現況還是歸屬自用住宅稅率。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9701654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