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臉書幸福家分店客服中心人才招募
活動訊息

幸福家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首頁 > 房市動態 > 房市新聞

區域動態

房市新聞

2013-08-26

實價登錄發威 賣8000萬宅 繳稅暴增9倍

作者: 陳宥臻╱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8月2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宥臻╱台北報導】國庫日益拮据,加上實價登錄上路滿一年,房仲業者透露,國稅局要求實價申報的案件有增加趨勢,豪宅屋主更成為重災區。日前有民眾以總價8000萬元出售大安區豪宅,原以評定現值申報交易所得,結果國稅局以實價登錄為本,要求補稅,稅金從28萬餘元暴增到240萬元,差距近9倍,屋主欲哭無淚。國庫拮据 查稅積極5月所得稅申報結束後,國稅局陸續進行申報查核。中信房屋合作代書指出,近1年來國稅局已暗自實施「實價課稅」,殺傷力跟奢侈稅擬延長沒兩樣。由於最近傳出不少投資房地產的屋主被要求補稅,使得國稅局以實價登錄的價格,作為課稅基礎的爭議浮上檯面。國庫困窘下,國稅局查稅變得積極起來。房仲業者透露,最近確實有包括成交總價8000萬元以上,甚至近億元的高價買賣屋主被盯上,相對的,成交價在1000萬~2000萬元的房主,較沒有傳出補稅的問題。稅金從28萬變240萬房仲業者指出,有個客戶買賣8000多萬元的房子,實際賺了600多萬元。該屋主以評定現值150萬元,及財政部公告的北市精華區房屋評定現值所得稅率48%計算,賣屋所得為72萬元,再以72萬元乘以40%所得稅率,於是繳28.8萬元的賣屋所得稅給國稅局。不過,國稅局依照實價登錄的資料,掌握該屋主賺了600萬元,直接用600萬元乘以40%的所得稅率,要求繳交240萬元稅金,等於屋主從28萬多元的稅金,一口氣變成240萬元。由於國稅局是依照所得稅法查核補稅,屋主只能接受。信義房屋指出,房屋交易所得本來就依照實際交易所得來申報,是提不出證明買賣實際價格證明時,才能以房屋評定現值申報交易所得稅。評定與實價差很大地政士公會解釋,所得稅法第14條明文規定,售屋申報財產交易所得,必須以交易時的成交價額,減去原始取得成本,再扣除改良、移轉等相關費用後,以實際金額申報。不過,許多民眾被房仲業者誤導,才會以為可以自己選擇用評定稅率申報。信義房屋表示,就算民眾以房屋評定現值申報,但國稅局依法仍可以從代書資料、銀行端的金流,檢視房屋實際交易金額,所以民眾抱持僥倖心態,就算國稅局不用實價登錄的資料勾稽,也有可能被查到。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實價登錄發威-賣8000萬宅-繳稅暴增9倍-213000693.html

2013-08-25

素地每坪115萬 經國重劃區創桃縣紀錄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25日 上午8:42.. 〔自由時報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總面積廿九.四公頃的桃園市經國市地重劃區,目前已經完成配地,權狀預估下個月會發放,但土地已經賣得嚇嚇叫,臨卅米路住宅區喊出每坪一百廿五萬元價格,在此之前,已有商業區土地以每坪一百一十五萬元成交,這也是桃園縣都市計畫土地甫推出就有每坪百萬元行情首例。臨30米路住宅區 一坪喊賣125萬這塊地總共一千八百五十八坪,是由知名建商買走,成交總價高達廿一億五千餘萬元。據悉,目前桃園縣只有桃園市火車站周邊舊街區、桃園藝文特區,每坪土地要價超過百萬元,但大都是有行無市,主要原因是土地不多。前一陣子的熱區高鐵青埔特區,喊到七、八十萬元後,就因為機場捷運延後通車而持平,類似經國市地重劃區目前還在施工、沒有權狀、根本是一片素地的情況下,就有每坪逾百萬元成交行情,在桃園縣是首例。經國市地重劃區位於桃園市北側,緊鄰蘆竹鄉、中山高南崁交流道,東以春日路為界、西至南崁溪、南臨南崁溪及細部計畫卅米道路、北至有恒街,由於採市地重劃,地主配地比率為五十五%,原地原配,目前縣府已經完成配地,預計九月份地主就可拿到權狀。在桃園縣專門蓋豪宅的中悅集團在當地也擁有不少土地,據集團所屬大呈開發總經理張弘君表示,經國市地重劃位於南崁交流道旁,距離藝文特區又近,地理條件良好,加上總開發面積不大,市場上非常搶手。行家估未來建案 每坪上看50萬他說,經國住宅區每坪喊到百萬元,臨卅米道路甚至要價一百廿五萬元,至於已成交的土地,主要是位在商業區,固然未臨經國路、有恒街,還是有每坪一百一十五萬元的行情。他指出,因購地成本高漲,未來經國市地重劃區若有推建案,預估每坪至少四十五萬元起跳,甚至上看五十萬元,對購屋者將是大負擔。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素地每坪115萬-經國重劃區創桃縣紀錄-004222636.html

2013-08-24

鐵路高架化 帶動房市看漲

作者: 文╱楊宗灝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8月24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文╱楊宗灝】桃園都會區發展快速,搭乘鐵路旅客急遽成長,根據2011年桃園站及中壢站上下車旅客數分居全線各站第2、3名,顯示旅客運輸服務已不敷使用,因此桃園、內壢、中壢3站將改建為高架鐵路,沿線將新增鳳鳴站、國際路站、永豐路站、中原大學等四個通勤車站,可望改善桃園縣17處平交道交通壅塞問題。21世紀不動產中壢環中加盟店張惠碧店長表示,未來鐵路高架化,將打破前後站藩籬,串聯前後站生活區。此外中壢後站生活圈緊鄰中壢車站,區內有中原大學、健行科技大學等學校加持,商圈發展繁榮,房市前景看好,以鄰近中壢後站的科學城、大學園區來說,每坪行情大約16至18萬元。觀察後站商圈未來發展,中壢後站生活圈因學區密集度高,目前房價也很親民,區內多屬住宅社區,加上未來有中壢車站雙鐵共構及龍岡路、中山東路附近將規畫多功能體育園區等利多影響,發展可期,以屋齡18年的中古屋大廈中原至尊和白馬豪景來說,行情每坪12萬元以上,漲幅近2成。內壢站位於桃園市與中壢市之交通樞紐,縣市升格、鐵路高架化等利多也帶動當地房市強強滾,幾年前買氣就不斷升溫。21世紀不動產內壢文化加盟店吳美琪店長表示,內壢房市往年多以自住為主,且位在中壢工業區鄰近,穩定就業機會帶動需求,近年以台北投資客多,房價將會持續上揚。此外內壢前站因緊鄰台1線與元生商圈,生活機能便利,屋齡5年內大樓,每坪行情18至20萬元間,舞動陽光系列每坪成交行情約16萬元,位於車站(忠孝商圈)附近建案宜城麗都,每坪約18至20萬元,漲幅近2至3成。內壢擁有在地生活圈,生活機能完整,傳統市場、黃昏市場、內壢火車站前商圈,加上位在桃園、中壢之間的地點位置優勢,多家大型賣場、知名連鎖餐飲店也林立在台1縣兩側,並擁有區域醫院級規模的署立桃園醫院;區內還有一所國立內壢高中及元智大學,都屬優質學校,也為區域的房價加分不少。交通條件則銜接桃園市、中壢市,鄰近的房價近年又明顯飆漲,對首購、換屋族而言,內壢地區生活機能佳,尤其房價仍在1字頭,屬平價好宅區域,是不錯的選擇。鐵路高架化的議題開始後,活化站區周邊發展,外來客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且屋主開始有惜售的情況出現。往後桃園、中壢將無前後站之分,車站周邊土地多元化使用,成為地區發展核心,並藉由都市更新及交通系統改善,促進兩站都市再生,順利銜接高鐵與機場捷運線,形成完善的軌道交通網路,無疑是未來大桃園房市發展的黃金走廊。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鐵路高架化-帶動房市看漲-213000137.html

2013-08-24

越便宜炒得越兇 桃園房價漲幅逼近5成

發表於 2013/08/24 08:36 好房News記者蘇彥菱/綜合報導台北市房價高早已非新鮮事,但根據房仲業者統計近2年來各主要都會區房價漲幅發現,台北市房價僅17.3%,居主要都會區之末;反觀桃園因房價低及諸多建設簇擁下,漲幅逼近5成,位居全台之冠,而中南部漲幅也有3成左右,可見投資風已吹往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口袋不深的首購族,不妨趁此時挺進台北市中心的中古屋,一圓買房夢。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各主要都會區近2年來的中古屋房價,發現桃園以47.1%漲幅最多,自2011年每坪10.4萬元,成長到2013年每坪15.3萬元;其次為台中市37.6%,而台北市則敬末陪坐,僅成長17.3%。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分析,近2年雙北房市受央行信用管制的束縛下,導致中古屋投資買方減少,房價漲幅較不明顯,也讓投資及置產族轉往房價相對低的桃園地區購屋。桃園除了擁低價優勢,還有航空城、機場捷運及升格等利多,促使房價在短短2年內漲幅居全台之冠。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則指出,台北房價已來到高水位,因此漲幅有限,加上民眾對都更已不抱持希望,致使老公寓價格回歸正常面,投資客轉往較便宜的區域,以分散投資風險,導致房價愈低的地區炒得愈兇。另中南部因交通建設及縣市合併等利多簇擁之下,漲幅亦有3成左右。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481039068.html

2013-08-24

10大都市隱形嫌惡設施 小心買房就後悔

發表於 2013/08/23 13:06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當墓地遷移後變成小公園綠地、電塔從河畔摘除,住宅景觀價值提升、廟會活動減少,電子花車敲鑼打鼓,幾乎成為罕見,你以為傳統嫌惡設施已經被彌平,但事實上卻正好相反,城市中新興嫌惡設施卻變本加厲一一浮出檯面。你一定得留意都市10大隱形嫌惡設施,這樣買房才不會後悔。第1、 小巨蛋噪音全鄰公害近期台北市北市府決議,明年起將針對松山區的小巨蛋周邊7里,每年發放10萬元的睦鄰回饋金,原因就是小巨蛋每逢演唱會吸引萬人湧入,不緊影響交通秩序,還往往因為噪音且時常超過11點演出時間,讓附近鄰居非常困擾。相較傳統大家認為廟會附近,是住宅的嘈雜之處;現代「進擊的嫌惡設施」則是位於寸土寸金地段的演唱會場地,可說是誰也沒料到。其實,早期預計興建天母棒球場的同時,周邊有不少鄰居抗議噪音問題,當地房仲也說,多少會干擾到住戶,但只要場次安排不要過於密集,就還可以接受。第2、 燒烤、爆米花 香氣變怨氣藝人周杰倫開設的「藤原豆腐店」,就曾被鄰居抗議營業時間長、鍋爐運轉太久,影響居住安寧,住戶更在大樓外貼上「抗議!低頻噪音干擾,住戶神經耗弱」帆布。台中知名商家「赤鬼牛排」,因為業績太好,一天要煎1600份牛排,加上玉米濃湯的奶香味及排放洋蔥味,附近居民聞久也反胃,引起不滿;也曾經有媒體報導知名爆米花業者的工廠倉庫「太香」,味道飄至外頭,成為居民的困擾。第3、百貨公司為鄰 豪宅假日自動降級具備商業機能的重劃區往往被視為是優勢增值地段,例如台中七期重劃區有大遠百、新光三越、老虎城等商場,不過一到假日卻是七期豪宅區的災難,主要路段湧入車潮,而老虎城廣場更有show girl以麥克風為廠商助陣,對面一排豪宅每逢假日反而遭噪音干擾。第4、永遠趕不走的「酷斯拉大樓」「捍衛日照權」已經成為市中心住戶的全民運動,尤其台北市這幾年大玩容積移轉,新蓋大樓瞬間長高,成為「酷斯拉」龐然大物,一旁低矮公寓原本有充足日照,但因「酷斯拉大樓」降臨,也成為討人厭的嫌惡設施。第5、超商就是你家?叮咚聲、半夜混混相聚超商業者如蜘蛛網般的展店,住在超商旁或樓上,最大優勢是可享受「超商就是你家」的便利,但卻得忍受叮咚聲、夜晚明亮招牌干擾睡眠及因24小時營業容易吸引「夜貓族」抽煙群聚。原本想投資內湖一處房產的Mindy說,有一天繞去看屋,發現樓下超商外頭不少人群聚,讓人覺得環境混雜。第6、學區宅太近 「人體鬧鐘」早晨瞬間清醒家長超夯的學區宅,住得近可讓孩童可步行回家,也可免於通車之苦,但住得太靠近學校,一到早晨7、8點就得忍受學校廣播及朝會音量之苦;若是住在大學城旁,大學生夜晚喜愛在操場打球,晚上恐怕也無法享受安靜的住宅環境。第7、有捷運真好?「黏TT」未必好買房跟著捷運走準沒錯,但太靠近未必是優點。舉例來說,高架捷運通行的第1排住宅得忍受通車噪音,其次,在高雄就曾發生捷運站出口,每逢夏季陽光會折射至對面店家,導致店家熱到無法做生意。第8、LED廣告板超級光害許多大樓會出租牆面,增加大樓收益,不過其實所謂超明亮的LED看板,反而會讓周圍鄰居刺眼難耐;也曾有民眾投訴住宅遠方大樓的避雷針晚間閃爍,影響住宅品質。第9、3G變4G 別肖想基地台退出社區基地台堪稱現代最可怕的嫌惡設施,尤其電信業者往往願意高於租金行情承租建物作為基地台,也有屋主為了賺取高租金報酬,將住宅租秘密租給業者,自己卻搬離,反而讓周邊住戶受到基地台的威脅。目前僅可查詢合法申請基地台位置,但其實在業者拼4G通訊的狀況下,違法基地台藏身在住宅社區內,恐怕會日趨嚴重。第10、買房走一回 其實惡鄰最難防外在有形的嫌惡設施往往較容易避免,但買方入住後遇到惡鄰就難解決。專家建議,若是住宅有管委會,可事先向管理員探聽鄰居素質,一般公寓、透天厝則可向里長打聽,為防惡鄰做第1道篩選。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9893639064.html

2013-08-24

藉由「人口遷移投資學」 找出房市投資熱區

發表於 2013/08/23 09:06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人口變化牽動著住宅需求,近年受全臺各縣市房價消長與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影響,產生「輕移民」、「跨縣市」的購屋現象,尤以北臺灣最為興盛;觀察人口分布,即可分辯何處是具投資潛力的房市熱區。區域人口多寡可用來判斷房市是否具有支撐力,做為投資置產前參考。(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拍攝)從內政部各縣市戶籍人口總數來看,截至2013年七月底,新北市有394.7萬人口是全國最多,占比高達16.9%,第二名的高雄市也有277.9萬人,占總比重11.9%,臺中市269.5萬人則居第三,總體看來,全國有超過2/3人口集中於五都及桃園縣,居住需求非常可觀。代表青年族群多寡的「老化指數」是衡量房市需求的另一項指標,通常北部與中部會低於南部與外島地區,數值愈低表示年輕人愈沒意願留在當地生活;若按縣市比較,老化指數排名前三高的分別是嘉義縣、澎湖縣、雲林縣,反之為新竹市、桃園縣及臺中市。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一直以來都有穩定的外縣市移入潮,轄區內第一大行政區-板橋,是許多外來購屋族的優先選擇。東森房屋亞東捷運加盟店店長肖鳳梅指出,板橋買方接近七成為外來客,尤其來自臺北市居多,通常是看中房價相對親切;外地客的特色是喜歡口碑好的社區,注重屋齡與區域生活機能,捷運亞東醫院站及府中站週邊是指名度最高的地段。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金馬地區的人口總增加率增幅竟居全國最高,原因為連江縣受博弈公投過關影響,引發戶籍遷入潮,其次,金門縣因福利措施優厚,人口增幅排名第二;北部各縣市除基隆市外,其餘均呈現增加。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53683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