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新聞
露台、頂加 易生糾紛 買房留意「約定專有」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9日 上午6:12記者朱語蕎/專題報導、攝影不少民眾喜歡購買露台戶或頂樓加蓋,想增加使用空間,但多數露台使用權利屬於約定專用,也就是說,原本是屬於公用的,經由約定認可後,僅給專屬戶別使用,而頂樓更常是非法加蓋私用,在實務上常有糾紛產生。民眾購屋時,不只是注意室內坪數大小,也應了解社區內其他設施為公用或個人使用。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社區的使用權利可分為「公共部分」、「專有部分」、「約定共用」和「約定專有」4種類別,「公共部分」、「約定共用」和「專有部分」爭議較少,「專有部分」就是私人空間,外人無法入侵使用;「公共部分」為一般通稱的大公、小公設施,屬公家使用範圍,例如:梯間、車道、休閒設施。社區使用權分4種而「約定共用」在實務上較少見,有可能發生在1樓住戶的騎樓或車道,為方便其他住戶使用,而約定開放公家使用,再依約減少管理費。較常發生糾紛的,是「約定專有」範圍,其通常是指社區部分設施,經由管委會或住戶同意後,由某戶約定專用,最常見的是露台、1樓庭院、頂樓天台、頂樓加蓋區塊、車位等。民眾購屋時,常會聽到稀有露台戶、獨立大庭院等廣告詞,若有意購買,在簽約時要留意合約內容,信義房屋法務部執行協理劉韋德表示,購賣中古屋可要求賣方或仲介提供約定專用同意書,確認該戶公有部分已約定為私人使用。購屋前需確認可用範圍尤其是露台、頂樓天台等,特別要留意是否經管委會或住戶同意,劉韋德說:「就算前屋主已私自使用多年,也不代表新住戶可延續使用,若其他住戶抗議,仍屬違法。」另外不少人習慣在梯間擺放鞋子、雜物,增加使用空間,中信房屋資深法務專員白宗益表示,這些都屬違法行為,許多有管委會的社區,都有訂定社區公約規範,而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只要妨礙其他住戶通行,就可處4~20萬元罰鍰,也可依《民法》侵權條款,要求撤除雜物,若不聽勸告,還可上告法院要求搬離。白宗益表示,有些公寓頂樓戶,會在樓梯口裝設鐵門,讓鄰居無法上樓,若遇到火災影響逃生,後果不堪設想,裝設鐵門的住戶更可能犯了《公共危險罪》。留心車位使用期限劉韋德表示,除了頂樓露台易產生糾紛,民眾購屋時,也要留意車位的使用權利,車位是屬於共有的,但住戶多半會約定各車位由固定的住戶使用,簽約時要注意車位位置;此外,如果停車位是屬法定車位,採輪流抽籤使用,就要注意使用期限,確定自己可使用的時間。白宗益提醒,修繕公共空間設備,其費用由全體住戶共同分擔,或由社區公基金支出,若是約定專用,按使用者付費原則,其修繕、管理費和賦稅,須獨自負擔,但主要仍依損壞原因來歸屬責任,比如︰露台損壞是因其他戶別施工不當造成,此時可請專業人員估價後釐清責任歸屬。約定專用戶也不得拒絕其他住戶因維修進入專有部分,若刻意刁難,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規定,可訴請法院強制執行。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露台-頂加-易生糾紛-買房留意-約定專有-221205785.html
實價揭露滿周年 房市成交4.5兆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9日 上午6:12記者黃啟菱/專題報導、攝影實價揭露滿周年,房仲觀察,已有逾9成的民眾在買賣房地產時,會先上實價登錄網站查詢區段行情,房價越來越透明,使得議價空間跟成交天數雙雙減少,對買賣雙方都有益處。政府在去年8月開始實施實價登錄,去年10月中揭露首波實價,如今實價揭露已滿周年,據統計,共有43萬筆房價資訊被公開、總金額逾4.5兆元,規模驚人,房市也出現議價空間收斂、成交天數縮短等趨勢。眾人雖多樂見台灣房市進入實價時代,但亦有不少人擔憂,實價登錄之後,實價課稅就會隨之登場,業界呼籲,政府不應貿然推動、要仔細考量整體配套,也提醒民眾,在利率趨升與可能實價課稅的情況之下,台灣房市持有成本偏低的優勢將慢慢消逝。台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王明成說,過往台灣房市有個陋習,就是過度放大「開價」與「最高價」,導致眾人對房價有過高的認知,購屋痛苦指數也莫名升高。貨真價實 開價不再亂實價登錄上路後,這個問題就會慢慢解決了,台灣房市已逐步進入「貨真價實」的時代。王明成說,大家比較不會再亂開價,買方也可充分掌握資訊,了解市場行情價何在,這就是「價實」;至於「貨真」的部分,則是建案的產品規劃越來越符合自住客的需求。信義房屋統計實價資訊,發現自去年10月中開始揭露至今,已累積了43萬2041筆實價資訊,總金額達4兆5504.8億元,規模頗為驚人,因為包含了土地交易,所以實價筆數比過往認知的每年約30多萬至40萬筆還高。在價格的部分,精華區房價頻創新高,也帶動整體價格水準上揚。其中,最貴住宅為信義計劃區的「皇翔御琚」,每坪276萬元,揭露之時震撼業界,也為房市交易注入一劑強心針。最貴的店面則是台北市開封街一家賣滷味的店面,每坪614萬元,顯見精華區店面集客力強、租金驚人,價格自然也猛漲。最貴土地,則是由中國信託人壽買下西門町遠東百貨旁的土地,每坪1068萬元;另實價資訊顯示,有數筆土地交易價都飆上數千萬元,但面積均少於3坪,應是建商為整合土地而出手。專家分析,在房市走了十年多頭後,創新高價的交易多位於台北市大安、信義,以及核心精華商圈,高資產族群的追價,也支撐房價處於歷史高點。新北&桃園 交易最旺以區域別來看,新北市的交易筆數有7萬5706筆,排名第一,其次是桃園縣的6萬2526筆、台中的5萬8489筆。信義房屋分析,不動產交易規模排行第一的新北市,最新人口統計共有395萬人,10年之間增加了29萬人口,從買賣移轉棟數的資料來看,新北市的交易棟數一直位居全國之冠,單月交易規模也達700億元,佔全國的2成以上。至於桃園本身就有許多工業區等工作機會,且重大建設利多不斷,包括五楊高架通車、升格第六都、捷運綠線、鐵路高架、重劃區及航空城開發等利多,重大建設密度不輸給雙北市,加上北北桃生活圈成形,近2年逐漸成為房市熱區,統計金融海嘯以後的房價漲幅,高達8成,位居主要都會區之冠。值得注意的是,桃園的土地交易熱區集中在大園與中壢,這2區土地交易熱絡主要是受到青埔開發與航空城的題材帶動。實價課稅 莫貿然推動展望未來,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麗寶機構董事長吳寶田說,雖然政府說短期之內不會實價課稅,但實價的暴增,將連動到全體產業與家戶的房屋稅、地價稅,成為全民大加稅,影響的層面遠高於油電雙漲。吳寶田說,建商公會建請政府,在討論實價課稅時,針對「成本認定」以及「稅率」都應該要有完整配套,否則會直接衝擊整個不動產交易市場,以及金融的安定與周邊產業的就業機會。他強調,政府政策原則宜以社會安定作為最優先考量,特別是一般大眾不要因為不動產的稅改,造成生活負擔的增加;也不要讓民眾因為稅改,讓購屋成本大增,例如房屋的契稅是由買方負擔,現行高達6%的稅率,如果稅基再用實價,這會讓購屋大眾負荷太重。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實價揭露滿周年-房市成交4-5兆-221205577--finance.html
明年房市推案熱 桃園最燒
2013/11/07 【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昨(6)日統計,在房市回溫及2015年預計實施容積獎勵上限管制下,今年住宅建照核發量大增,預估將超過10萬戶大關,重回金融海嘯前水準,房仲業者預估,明年上半年市場推案量將增溫。房產業者表示,住宅建照為房市先行指標,建商看好後市積極推案,申請建照核發,但未來一、二年供給量將增加,若市場無法消化,房市將呈供過於求現象。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九月全台核發住宅建照執照共9.2萬戶,預計全年超過10萬戶,不僅超越去年的9.4萬戶,更重回2007年金融海嘯前水準。各區域中,桃園縣擁有機場捷運、五楊高架、鐵路高架、航空城等開發案重大建設題材,土地供給仍大,房價水位較低,吸引各地建商推案,前九月更逾2萬戶,創2005年後新高,首度超越新北市,成為全國新推建案最火熱區域。且桃園、台中、台南今年住宅建照核發戶數為近八年來新高;新北市前九月核發建照1.7萬戶,今年有機會突破2萬戶,為金融海嘯以後新高量;至於一地難求的台北市,則居各主要都會區之末。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上半年市場原預期內政部的容積獎勵上限管制政策,規劃明年初上路,直到10月才確定將給予建商緩衝期,預計2015年7月實施。他指出,建商預先因應,以及明年下半年還有選舉等變數干擾,建商考量到未來最佳銷售時機,陸續啟動前置作業,預估明年農曆年後到329檔期,推案熱度會較今年增溫。 資料來源: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137&f_ART_ID=299122
房仲:淡水、青埔恐成重災區
2013/11/07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陳信升/台北報導】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九個月,桃園核發住宅建照數量逾兩萬戶,不僅超越新北市,更創下八年以來新高。房仲估計,今年全國住宅建照數量可望超過十萬戶,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但也隱含房價下修的危機。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營建署預計二○一五年起管制容積獎勵上限,政策實施後,建商在一般區域推案的容積獎勵至少將減百分之十,雖然容積獎勵上限有兩年緩衝期,但已有不少建商提前反應。他說,全國核准建照數量明顯量增,預料明年春節後到三二九檔期,推案會比今年更熱,建商搶建的趨勢將愈來愈明顯。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一九九○年代也曾發生過類似的現象,當時政府正討論實施容積管制,容積率最高從八倍降低到僅剩三倍,建商瞬間減少五倍的可建面積,導致建商趕在實施容積管制前瘋狂申請建照、興建房屋。他回憶,一九九五年台灣省宣布全面實施容積管制後,房市供過於求,一九九六年開始就有建商因為餘屋太多而跳票、倒閉,隨後又因亞洲金融風暴,房市陷入十年低迷期;若這波容積上限沒有控制建商申請建照的數量,恐將再現搶照潮,房市將面臨下挫危機。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認為,這一次的容積上限管制雖然不像一九九○年代的容積管制來得「嚴重」,但是對建商來說,同一塊土地的可蓋面積、可售房屋仍然會減少,導致土地成本增加,預期建商仍會大量搶照。她估計,未來新興重劃區、推案量高的區域,如新北市淡水、桃園青埔都可能成為房價下修重傷區,建議購屋者審慎評估。 資料來源: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9123
容積全面設限 未來2年恐掀搶建潮
2013/11/07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營建署將管制獎勵容積上限,恐引發新一波搶建潮。圖為新北市五股洲子洋重劃區新五路沿線周邊,大片空地為許多建案的預定地,都可能因此加速推案。 本報系資料照片 全面容積限制時代來了。營建署昨天公告修正建築容積規定,未來都更區域容積上限為一點五倍、非都更區為一點二倍,比現行容積動輒拉到兩倍,減少零點五倍以上容積,最快二○一五年七月實施。業者表示,容積上限設天花板,土地炒作將大幅減少,有助市場穩定。不過,已買好土地的業者,為了避免可售房屋坪數減少,將大量搶照。一九九五年,台灣省宣布全面實施容積率管制,即出現建商大量搶建,導致當時還是林口鄉等的台北縣新興區域房價下跌,甚至腰斬。建商預估,現在起的兩年,容積率的天花板恐將促使大批新推案搶照,房市供給大幅增加,市場可能再現供過於求。容積率是指一塊土地可承載的建築面積,容積率愈高,代表土地可興建的樓層數、樓地板面積愈高。內政部中部辦公室營建業務副主任莊錫全表示,以前容積獎勵沒有上限規定,不少建案透過容積移轉、獎勵停車、開放空間、都市更新等容積獎勵,將容積率無限往上堆高,容積拉高到兩倍的個案比比皆是。他說,容積率失控、居住品質受到影響,去年監察院即針對此現象提出糾正案。莊錫全指出,營建署修正都市計畫法,未來都更區容積最高一點五倍,非都更區容積最高一點二倍,舊市區小基地、海砂屋、輻射屋重建案不得超過法定容積百分之三十,原定今年七月實施,目前訂緩衝兩年,最快二○一五年七月實施。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表示,政府規定容積率上限後,對土地市場絕對有幫助,未來建商計算土地成本將更有準則,炒作土地的風氣將減少。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表示,容積獎勵設上限後,建商購地將趨於謹慎,高價標地、隨意灌入容積的現象將減少,有助市場發展。但他也說,已高價購地的建商,為了避免容積無法使用,一定會搶申請建照,這兩年將出現大量搶照潮,房屋供給量也將大增,供過於求情況下,房市發展不樂觀。 資料來源: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9124
可核發建照畸零地 要課奢侈稅
作者: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1月7日 上午5:30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所有權人出售都市地區經與鄰地合併使用後,即可申請核發建造執照的畸零地,若持有年限未滿2年,仍屬於奢侈稅課徵範圍,課徵15%或10%稅率的奢侈稅。國稅局常接獲納稅人來電詢問,打算出售持有期間在二年以內的都市土地畸零地,到底要不要課徵奢侈稅呢?北區國稅局局長李慶華表示,依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規定,持有期間在二年以內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依法得核發建造執照之都市土地,所有權人在銷售時,應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李慶華指出,若是出售標的物屬於畸零地時,則以「取得建築執照」與否,作為課徵奢侈稅的判斷依據;若是符合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按建築法授權訂定的畸零地使用規則,可單獨申請核發建造執照的畸零地,若持有期間不滿二年即出售,仍要課徵奢侈稅。據了解,畸零地雖然面積狹小,無法單獨興建為建築,但若是區位良好,例如可與鄰地合併使用的畸零地,市面上的交易價格高得令人咋舌,交易價上看百萬者所在多有;為遏止炒作歪風,財政部高度重視,並從嚴規範。財政部表示,位於都市地區的畸零地,凡是取得建造執照者,無論合併或單獨,都屬於奢侈稅的課徵範圍;但非都市地區的畸零地,則因非都土地未納入奢侈稅課徵範圍,因此可排除課稅。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可核發建照畸零地-要課奢侈稅-213000359--finan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