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臉書幸福家分店客服中心人才招募
活動訊息

幸福家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首頁 > 房市動態 > 房市新聞

區域動態

房市新聞

2014-07-14

贈與屋5年爆23萬棟 當心查稅

作者: 王玉樹╱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12日 上午6:00.中國時報【王玉樹╱台北報導】房產「受贈族」要小心了!最新統計自2009年調降遺贈稅至今,房屋贈與移轉數量5年共爆量達到23.1萬棟,去年5.17萬棟更創下23年新高。國稅局已盯上「受贈族」售屋,是否按規定核實申報,房仲業提醒,在節稅上多點考量,避免補稅還要被罰鍰。2009年初遺產稅、贈與稅稅率調降為10%,不但吸引資金回流,贈與移轉棟數也從當年起快速走高。內政部統計顯示,2013年贈與移轉已達5.17萬棟,創下1991年以來新高,從2009年至今累積23.1萬棟贈與移轉。而今年前5個月光是六都就已累積1萬8776棟贈與量。不過近年政府查稅動作加強,「受贈族」取得成本低且易於稽查,出售時反而出現可觀的財產交易所得,加上實價登錄後有更多資料可參考,已有許多受贈族因不按規定核實申報被查稅並罰鍰。日前財政部就查到1個補稅案例,民眾在2011年將父親於95年贈與的房屋以500萬元出售,因為當年已申報贈與稅,所以他在該年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時,是按財產交易所得標準列報交易所得85萬元。沒想到財政部查證認為房屋受贈取得,應該以受贈當時贈與稅的房屋評定標準價格230萬元為取得成本,經扣掉過戶手續費、仲介等費用30萬元,最後核定此筆財產交易所得為240萬,變成短報155萬元,不但須補稅,還被以漏稅加徵罰鍰。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分析,由於遺贈稅率大降,許多父母會採取贈與方式移轉,這是移轉量逐年攀升原因。她提醒售屋人除了要保留相關單據外,在節稅上也必須多費思量,以免連補帶罰得不償失。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建議,「受贈族」可以用自用住宅重購退稅的規定,兩年內買賣自用住宅,只要重購自用住宅的房屋價格超過原出售價額,就可以自其應納綜合所得稅額中扣抵或退還。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贈與屋5年爆23萬棟-當心查稅-220039806--finance.html

2014-07-14

房市降溫 6月土增稅收負成長 20個月來首見

NOWnews – 2014年7月11日 上午9:41.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政府打房一波又一波,房市成交量明顯萎縮,6月份土地增值稅收入出現2.5%的負成長,是2012年11月、近20個月以來的首次負成長,房市已出現降溫訊號,至於是否意謂房市反轉,還有待持續觀察。6月土增稅實徵86億元,較去年同月減少2億元,年增率為-2.5%,是2012年11月以來的首次負成長,成為房市景氣的重要觀指標。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許瑞琳表示,近幾個月來,土增稅徵起件數呈現北部減少、中南部增加的趨勢,顯示不動產交易成長動能趨於緩和。6月土增稅徵起件數6萬1175件,較去年同月減少965件,年增率-1.6%,累計1至6月徵起37萬4935件,較去年同期仍是增加3843件,年增率1.0%;累計上半年土增稅實徵54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增加40億元,年增8.0%。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房市降溫-6月土增稅收負成長-20個月來首見-014111975.html

2014-07-14

容積管制倒數 建商大舉搶照

作者: 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9日 上午6:11.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北報導】儘管目前房市不佳,但為因應明年7月實施的容積總量管制,北、高兩地建商仍大舉展開搶照動作,統計今年前5月,北市、新北及高雄市建照核發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增2∼5成,新北市更突破1萬戶;至於使照核發數量,桃園縣、高雄市年增4成,成為目前新屋供給量最大兩個區域。內政部通過「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都市計畫容積總量管控上限,將於2015年7月1日施行。新制規定,一般地區則不得超過20%,都市更新地區不得超過法定容積50%;不過舊市區小建築基地合併開發、海砂屋、輻射屋拆除重建,仍維持現行不超過30%的規定。因應明年即將實施的容積總量管制,建商搶照動作仍頻,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統計,今年前5月全台建照核發的數量比去年增加4.5%,共計5萬5,291戶。以六都來看,北市建照核發量2,727戶、年增55.8%居冠;新北市11,454戶、年增19%;高雄市7,142戶、年增33.7%;桃園縣7017戶、年減39.8%。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此次建照數量增幅最大的台北市,研判應是受到景美地區的地上權開發案帶動。新北市則因為訂定「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在今年5月1日上路,其中取消包括銀級綠建築獎勵、開挖保水獎勵、防災間隔獎勵等容積獎勵,恐衝擊個案減少約20%的容積獎勵;加上商業區做住宅使用,基準容積比照住宅區容積率,管制都較過往嚴格,在5月上路前已吸引開發商搶照。此外,今年前5月全台使照核發數量較去年增加12.8%,共計3萬2,191戶;六都當中以桃園縣5,515戶、年增40.5%,及高雄市3,997戶、年增39%,兩地新屋供給量最大,新北、台中年增約2成,僅北市年減14.7%。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桃園縣近年因航空城題材,建商大舉推案,新成屋陸續完工交屋後,使照核發數量大增;而高雄市則因容積上限管制措施提早在去年7月上路,建商搶建照提早上演,建案也陸續完工,導致請領使用執照大增,將對市場帶來一定壓力。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容積管制倒數-建商大舉搶照-221134080--finance.html

2014-07-14

桃園捷運紅線先導公車 月底上路

發表於 2014-07-09 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繼捷運棕線、綠線先導公車後,台鐵高架化桃園到中壢捷運紅線即將在7月底加入先導公車俱樂部,由桃客行駛的捷運紅線先導公車將以6輛彩繪公車投入營運,希望能培養預定在106年以後通車的運量。桃園縣政府交通局表示,桃園捷運紅線就是由台鐵局所規畫施工的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98年2月核定,依照台鐵興建時程,高架軌道部分預計106年完工通車,雖然施工進度因臨時軌問題而落後,但為了培養這條路線的運量,宣示縣政府推動捷運的決心,才會開闢紅線先導公車,並預計於7月底投入營運。台鐵紅線捷運先導公車行駛路線,和現行桃園、中壢兩家客運公司1路市區公車路線幾乎重疊,而1路公車載客量高,是客運業者數一數二的「黃金路線」,在班次極為密集的情況下,捷運紅線先導公車並非以載客營利為目標,而是培養未來運量以及養成搭乘捷運的習慣。預定7月底行駛的捷運紅線先導公車,初期投入6輛彩繪公車,雖然班次不多,但色彩鮮豔的公車滿街跑,除了「宣傳」作用外,同時也讓民眾「看得到、搭得到」,邁向未來的捷運城市。交通局指出,目前桃園有捷運棕線、綠線4條先導公車路線,綠線有兩條分別是桃園到蘆竹及八德到桃園,棕線則有601內壢到迴龍及BR桃園到迴龍兩條,加上即將行駛的台鐵紅線捷運先導公車,總共5條路線,同時全部取消過去採取跳蛙式停靠方式,改站站停靠,服務沿線民眾。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9909271206.html

2014-07-07

桃竹房市 重劃區最熱門

中央社 – 2014年7月7日 上午7:20.(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 7日電)桃園和新竹兩縣年來房屋供給量明顯集中在重劃區內,房市研究單位表示,桃園集中於高鐵青埔特區、八德廣豐等;以及新竹高鐵特區及斗崙台科大重劃區等,與其他地區不平均。住展雜誌統計,桃園縣近3年半內供給量近5.7萬戶;桃園及中壢兩市供給量皆破萬,中壢逾1.3萬戶還超過桃園市約1.1萬戶。第三的八德市緊追在後,也有9600戶以上;這三市合計達全縣同期供給近6成,供給相當不平均。重劃區推案量大且投資比例高,也是桃縣房市公開的秘密。初估中壢市整體案量中,來自高鐵青埔特區房屋供給量也不少,第三多的八德靠擴大及廣豐自辦兩塊重劃區衝高供給量。桃園市現階段供給來自原本都市計劃區,新興的經國特區及中路重劃區將有爆量釋出。新竹地區供給不均情況其實最嚴重,住展雜誌認為,這原本就是新竹縣房市一大特徵。近三年半供給戶數,第一名竹北1.3萬餘戶,第二新竹市1.1萬餘戶,第三多的竹東只有1700多戶,差距更大。全新竹近三年半共推出約2.82萬戶,竹北和新竹兩市新成屋供給量佔全新竹86%以上。竹北房市一直靠重劃區撐起房市。住展雜誌說,從最早的縣治特區一期、縣治二期,到現在高鐵特區及斗崙台科大重劃區,最新的則有縣治三期。新竹市近竹科園區的關埔特區,前幾年推案量大,近半年明顯降溫。其他地區供給戶數不多,但湖口、新豐最近冒出不少小型自辦重劃區,住展雜誌研判業者是想藉此推出相對低價透天產品,吸引基層竹科員工,最新的出現在芎林。這代表新竹地區房市供給,重劃區持續扮演吃重角色。1030707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桃竹房市-重劃區最熱門-232013133--finance.html

2014-07-04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 僅1戶者可減稅

自由時報 – 2014年7月4日 上午6:11.〔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邱柏勝/台北報導〕財政部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不動產交易所得加重稅負,但僅有一戶自用住宅的家庭可望減稅,除排除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外,原本要課稅的房屋交易所得也將取消。此外,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奢侈稅傾向不廢除,擬採「部分停徵」方式,不動產奢侈稅可能暫時停徵。僅一戶自宅賣屋 房、地所得都免稅根據初步規劃,未來以房地實際價格合併計算交易所得課稅,將排除僅有一戶自用住宅、長期持有及農地農舍。據了解,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只有一戶自用住宅,出售時房屋及土地交易所得都將免稅,亦即現行房屋交易所得稅也一併取消。舉例而言,出售北市房屋獲利一千萬元,其中房屋交易所得三百萬元,以綜所稅稅率三十%計算,原應繳稅九十萬元;但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若房屋持有人名下只有該戶自用住宅,其賣屋獲利就不用課稅,反而可少繳九十萬元。至於此舉是否衍生人頭戶問題,例如利用成年子女或親友名義炒房?財政部官員表示,人頭戶可透過加強查緝及配套措施等方式防堵,將審慎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根據統計,個人名下擁有一棟房屋者約五三九萬戶,限縮至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僅一戶自用住宅後,數字還要精算。另外,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土增稅將可扣抵,「稅額扣抵」或「稅基減除」二擇一。據了解,財政部傾向採「稅基減除」,例如出售房地獲利一千萬元,土地漲價總數額(以公告現值計算)兩百萬元,可減除兩百萬元,以獲利八百萬元計算稅額。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房地合-實價課稅-僅1戶者可減稅-221112961--finan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