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新聞
貸款難過? 3要訣房貸快速PASS
發表於 2013/07/12 09:14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今年上半年房市成交量V型爆量,更讓土增稅稅收上半年創15年新高,總額達504億元,顯示民眾趁著奢侈稅閉鎖期結束進場買房,推升成交量,不過另一邊央行卻要求銀行謹慎放款,大多首購族只能貸款7成、換屋族6成,因審核轉趨嚴格,也讓不少民眾貸款被「打槍」。日前曾發生的房貸交易糾紛,像是民眾委託仲介購買房成交後,緊接著去貸款時,卻發現貸款不足,引發解約糾紛,最後經過消保官調解,買方要負1萬元履約專戶費用與利息,才得以順利退屋。針對目前房貸放款較為嚴格,銀行主管表示,目前部分地區首購貸款仍可至8成,但銀行基於風險控管,貸款案件多較過去嚴格,對於自備款較不足的民眾,可朝向3大方向著手,提高房貸快速通過的機會。1、政府優惠貸款內政部營建署自2009年開始,就提供「青年安心成家購置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方案,前2年零利率,不過這個方案僅實行4年,今年並沒有續辦。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指出,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利率比較低,民眾可留意此訊息。不過,優惠貸款細項民眾也得研究清楚,去年就曾經有民眾買房後,打算申請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卻不曉得物件登記為店面,導致無法申請,最後只能申請一般貸款。2、謹慎評估寬限期去年有銀行業者推出「寬限期延5年」的優惠方案,也就是前5年只還息、不還款,舉例來說,200萬元房貸、利率2%,若無寬限期,每月應還本息10118元,若給5年寬限期,前5年每月只需繳3333元利息,但第6年則增加到12870元,銀行業者指出,對於資金較不充裕的民眾,較不建議申辦有寬限期的房貸,未來容易有付不出貸款的狀況。3、轉貸減輕負擔有房貸的民眾,也可考慮轉貸。網友LiLi說,目前房貸只剩下50萬元,每月付2.5萬元,因為近期有幾個月沒有工作,覺得負擔有點重。銀行主管表示,此時不妨可考慮轉貸,將繳款時間延長,減低每月房貸支出,但風險就是貸款時間拉長,總額利息可能會比舊的貸款高。資料來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43181135476.html
奢侈稅補報 初犯罰0.25倍
作者: 沈婉玉╱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2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沈婉玉╱台北報導】不動產奢侈稅稅率為成交金額的10%及15%,上路後,部分民眾因不熟悉法令,短漏報奢侈稅而受罰,最高恐被罰2.5倍。為避免「罰太重」,財政部昨日公布修正奢侈稅裁罰倍數表,已補申報繳稅的初犯者,只要輕罰漏稅額的0.25倍,即日起生效。財政部官員表示,一年內首次被查獲短漏報奢侈稅,依規定要罰漏數額的一倍,若在核定前補申報並補繳完稅款,只要罰0.5倍。但新規定發佈後,「初犯」者補繳稅款後,只要罰0.25倍。實務上,除人頭避稅外,用信託、贈與等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奢侈稅的案件也很多。為將法規明確化,以避免爭議,此次修正時也明確規定,用信託、贈與等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奢侈稅,都要按漏稅額罰2.5倍,若核定前已補申報並補繳稅款,則處1.5倍的罰鍰。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奢侈稅補報初犯罰0-25倍-213000569.html;_ylt=AhyfX41nRwolOLXJw9GEtLVuKdh_;_ylu=X3oDMTRlYzc5aW1nBG1pdANUb3BzdG9yeVJlYWxFc3RhdGUgTUQxBHBrZwMzMjJkNjg1ZC1mYTkwLTM0MTAtYjQ3ZS1kMmUzOGY4YjZiY2YEcG9zAzQEc2VjA01lZGlhQkxpc3RNaXhlZExQQ0FUZW1wBHZlcgM1Mzg3ZGZlMC1lYTkwLTExZTItOWZlYi1iN2VjODhhOTVlZWY-;_ylg=X3oDMTIzcGY1Y2pl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iyoee2k3zmiL_lnLDnlKIEcHQDc2VjdGlvbnM-;_ylv=3
租屋糾紛 押金返還居榜首
作者: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2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7月是新鮮人謀職旺季,連帶推升租屋轉換潮,但根據調查,國內常見的租屋糾紛原因排行,以「押金返還」爭議最多,有31.7%受訪者與房東曾有過類似爭執;也有25.3%受訪者表示,曾遇「夏季用電加價收費」的不合理要求;第3名則為「黑心搬家公司巧立名目收費或是就地加價」。業者表示,為確保屋況完整及屋內設備完好,房東預收1~2個月房租充作押金,屬於常見的租賃規定,當租約到期點交時,一旦發現設備毀損,便可從押金扣除修繕費用,但因為屋況毀損程度,多半由房東主觀認定,當雙方認知出現差異時,就容易造成押金扣除或返還糾紛。就統計數據來看,「屋況或設備毀損,退租時押金返還爭議」居國內租屋糾紛排名首位,業者提醒,在簽訂租約入住前,針對屋內狀況、設備可事先拍照存證,並詳細載明租約中,例如地板、家具等,以免退租時遭到刁難而被扣錢。同時可針對「押金返還方式」,建議一併載明清楚是現金或是匯款,並加註返還期限。也有不少房東,會將每度電價計費拉高,除了將夏季高電價成本轉嫁給租客,在非夏季時節更賺取差價,形成變相加租,有25.3%的人就曾遇過此狀況。據悉,目前坊間包租公每度電收費平均在4.5~6元,明顯高於台電的計費標準。房仲業者指出,合理的電價收費標準,應以總電錶級距收費乘以獨立電錶度數,租客可以自行試算是否有被房東超收電價的疑慮。至於隨著工作異動而必須「提前退租解約」的比重,近期也相對偏高,房仲提醒,一定要留意合約是否有違約金問題,且房客至少應在1個月前,以簡訊或書面告知房東,以免屆時無法舉證提出解約時間而產生糾紛。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租屋糾紛-押金返還居榜首-213000369.html;_ylt=AjfZchbZ3_XP4zR3BkEUmy9uKdh_;_ylu=X3oDMTRlMHE0MGJuBG1pdANUb3BzdG9yeVJlYWxFc3RhdGUgTUQxBHBrZwNmYjhkZjQxZC1iMzdkLTMyMTgtYjQxZC0wYjNmYWVmYTU4MDAEcG9zAzEEc2VjA01lZGlhQkxpc3RNaXhlZExQQ0FUZW1wBHZlcgNjMjA2OGMzMC1lYTkyLTExZTItYmUzZi04N2Y4ZGE1ZTgzZDg-;_ylg=X3oDMTIzcGY1Y2pl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iyoee2k3zmiL_lnLDnlKIEcHQDc2VjdGlvbnM-;_ylv=3
不動產授信風險 金管會盯
2013/07/08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將退場,金管會最近盯上不動產授信風險,全面清查銀行計算資本適足率採用的風險權數情況,研擬提高風險權數或要求銀行增提更多準備,以強化銀行風險承擔能力。 如此一來,銀行可能面臨增資壓力,或被迫降低不動產授信餘額,對不動產市場可能的連帶影響值得觀察。 銀行業者表示,此舉有助銀行穩健經營,但若提高風險權數,銀行將面臨增資壓力;若是提高準備,則將侵蝕銀行獲利。 QE退場後,利率一旦上升,購屋者的違約機率將提高,讓不動產授信面臨較大威脅,金管會全面緊盯銀行不動產授信風險,並研擬提高風險權數或要求銀行增提更多準備,預計本月底前完成評估。 有關官員昨(7)日表示,除了QE因素外,在政府接連打炒房後,部分地區房價依舊飆漲,泡沫化風險升高,也是金管會再度盯上不動產授信風險的主因。 據了解,金管會已全面清查銀行計算資本適足率時採用的風險權數,以了解現行風險權數是否偏低,導致資本不足。 依現行規定,銀行辦理不動產擔保貸款,計算資本適足率時,因不同的計算方式,各有35%、45%、75%及100%等四種不同的風險權數。風險權數愈高,銀行須計提的資本就愈多,增資壓力也愈大,反之則愈少。 業者表示,風險權數若倍增,銀行就要增加一倍以上的資本,資金成本提高後,利率也會拉高約0.11個百分點到0.5個百分點。銀行若沒有足夠資本,就須減少不動產授信業務或增資因應。 根據初步了解,大部分銀行多採用45%或100%。官員表示,金管會內部會進一步評估,是全面提高不動產的風險權數,或針對不動產授信過度集中的個別銀行,要求提列更多的準備。 過去金管會已針對銀行不動產放款,訂定三大管制標準,包括「房貸占放款比重上限40%」、「土建融占放款比重上限15%」、「以不動產為擔保占放款比重上限70%」。 對於超標銀行,要求增提0.5%到1%的損失準備。官員表示,為強化風險承擔能力,未來也可將增提的比率再拉高,例如要求增提0.5%到2%的準備等。 風險權數 【經濟日報╱邱金蘭】 風險權數是指銀行在計算資本適足率時,決定銀行必須計提多少資本的標準。風險愈高的授信業務,風險權數也愈高,銀行就必須計提更多的資本,才足以承擔可能的風險;資本計提愈多,銀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就愈大。 例如一般民營企業貸款,風險權數可能達100%;政府貸款因風險相當低,風險權數多為0%。 至於自用住宅貸款,計算風險權數的方式,則有兩種,一種是「簡單法」,一律為45%;另一種則是「進階法」(LTV法),依不同的貸款成數計算,成數低的是35%,成數高的則是75%。全文網址: 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不動產授信風險 金管會盯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3278#ixzz2YQAO3urN Power By udn.com
新規上路 嚴管1坪、豪宅農舍
作者: 陳文信╱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8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文信╱台北報導】為了遏止國內「一坪農舍」及「豪宅農舍」的亂象,內政部修正相關辦法,今年七月起,新建農舍面積不得低於十三坪,五年內亦不得重複申請農舍建照許可。此外,農舍須受定期檢查,建築違規未改正者,將遭廢止建築許可。內政部七月初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一口氣對農舍管制祭出多項的緊縮政策,營建署代理署長許文龍直言,就是不要再讓建商和地主「把農舍當成房地產炒作」,好讓農舍回歸為農用,落實農業環境的永續發展。近年來,宜蘭、竹苗等地區,出現許多「一坪農舍」求售的荒謬現象;還有不少案例就是先以支援相關農產工作為名興建農舍,再轉售給非農民的買家,之後又被改建為極盡豪華的宅第,讓鄉村的農作產業和田野風情全變了調。內政部本月起祭出新規定,緊縮農舍建坪、申請資格及年限,依修正發布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農舍最小興建面積為四十五平方公尺(約十三坪),除了原起造人外,分期興建者也皆應辦理農民資格審查,包括買地應滿兩年,居住在戶籍所在地也要兩年。此外,五年內曾取得農舍建照執照者,除因原執照撤銷、失效或因天災拆除,不得再申請興建許可。也就是說,農民興建農舍的面積不得低於十三坪,五年內也不得再蓋其他棟農舍,若轉賣給非農民者,買家則不得再申請擴建或改建。農民若為營造良好生活環境,而要集中興建農舍,新辦法也規定,棟數不得逾五十棟,且應採分幢、分棟方式建築,集村農舍用地總面積應小於一公頃,避免農舍過度密集。內政部也規定,農舍起造人所持有的農地,必須在同一或毗鄰的鄉鎮市區,以避免農舍蓋在特定地區,持有的農地卻遠在山區或山坡、森林等保育區等不合理的怪現象。此外,有鑒於農舍屬「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設施」,該辦法也新增定期檢查與處理的機制;用途或建築未依規定者,政府將可限期改正,屆期如不改正者,得廢止其許可,以有效遏止農地被炒作。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新規上路-嚴管1坪-豪宅農舍-213000415.html;_ylt=AuEKCLd7bJE72JviUcf8DnkGqdF_;_ylu=X3oDMTQ2aDFnNGpjBG1pdANMYXRlc3ROZXdzIExpc3RpbmcEcGtnAzMxYzY1M2UzLTc5NTYtMzIzNS05ZTNkLWI1OTZiZjliYjUwZQRwb3MDMTQEc2VjA01lZGlhU3RvcnlMaXN0VGVtcAR2ZXIDNjFhMjIzMTAtZTc0ZC0xMWUyLTljNTMtNjQ0OGYzODgyN2Y3;_ylg=X3oDMTJjZWFmbmxv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aWsOiBnummlumggXzmlrDogZ7nuL3opr0EcHQDc2VjdGlvbnM-;_ylv=3
實價登錄兩樣情 買家狂遮 賣方愛露
2013/07/07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實價登錄上路下月滿一年,市況顯示,由於揭露效應大,市場出現兩樣情,有人積極登錄、希望揭露,有人則是千方百計希望交易行情不要曝光。由於有人出「怪招」,引起內政部注意,已要求各縣市地政機關加強查核。 市場上目前盛傳的怪招有二,在不希望揭露方面,業界傳出只要在登錄資料的備註欄中寫上交易人姓名、地址,由於涉及個資法,官方就會主動刪除,不予揭露。 至於希望揭露部分,則傳出有投資客、部分預售或新建個案,和買方談好,給買方折扣,但要求買方同意登錄較高價格,以拉抬行情,或避免成交行情曝光影響銷售。 房仲業表示,實價登錄於去年8月1日上路,10月揭露後,雖揭露方式採去識別化方式,沒直接公布門牌號碼,但官方公布的樓層、屋齡、坪數等資料,仍多可判斷出是哪一棟社區,甚至是哪一戶。 這對社區或區域買氣影響不小,譬如北市豪宅產品因不斷被揭露「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這大半年來交易就一直很低迷;相反的,新北市的「新板特區」因近來揭露行情高於市場預期,在業者廣為宣傳下,房價快速攀升。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表示,對此情況,自用者因只買賣一次,且不以獲利為目的,不會特別關注,但不少投資客、代銷、建商就很在意,不過有人希望揭露,有人則是不希望曝光。 一般來說,打算短進短出的投資買方比較不希望揭露,擔心未來在轉手時容易被買方得知成本,造成轉手的困難,但賣方就相反,特別是在同一社區擁有多間房子的投資客,如果價格賣得不錯,就會希望官方儘快揭露,好用來出脫其他存貨。 房仲業表示,不希望揭露的人中,不少是名人或名宅的自用買家,主要是不希望因為揭露而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為了達到官方不揭露目的,據了解,不少人在登錄時,故意在備註欄寫下個人資料,由於官方不能刪改登錄資料,只好全部不揭露。 另外市場也傳出有部分預售或新建個案,和購屋人談好條件後,登錄較高價格,藉以拉抬房價或撐住預售行情,對此,內政部也收到風聲,近日並行文各縣市負責登錄查核的地政機關,針對異常交易價格進行嚴格查核。全文網址: 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實價登錄兩樣情 買家狂遮 賣方愛露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4&f_ART_ID=293255#ixzz2YQA6Ki7Q Power By udn.com